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

烟台制造:“两翼齐飞”聚合力 “全面起势”向未来

浏览次数: 作者:胶东在线 发布时间:2022-01-12 15:39:18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也是烟台重振重塑的攻坚之年。1月4日,烟台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百日攻坚动员会议召开,要求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到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奋力实现烟台发展从全面蓄势向全面起势转变。
 
 从全面蓄势向全面起势转变,烟台制造业贡献十足新动能。其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持续赋能制造业“智”变,加速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市工业转型发展的“增长极”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一直以来,烟台制造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和底蕴。“传统优势继续培强做大,新兴产业持续释放新动能,做到‘两翼齐飞’。”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林阳分析当前产业形势时表示,烟台的制造业正处于上升期和爆发期,完全可以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这份底气来自哪里?且看2021年烟台制造业强市建设成效、成色。
 
 纵深推动制造业强市建设,工业发展稳步提升
 
 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力实施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从支持创新体系建设、企业做强做优、品牌建设、智能升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等方面出台了11条高含金量的精准支持政策,推动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
 
 光电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蓬莱海上风电装备、福山汽车零部件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果蔬加工及葡萄酒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获评省级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
 
 2021年1-11月,全市9+N产业产值突破6800亿元,占全部规上制造业总产值93.6%,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
 
 创新实施链长制,推动产业链式发展
 
 按照“聚链成群、园区建链”的思路,印发实施《烟台市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聚焦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车、海洋工程、黄金精深加工、食品、葡萄酒、消费电子、生物医药、光电、清洁能源、航空航天、文化旅游、绿色建造、工业互联网生态、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等16个重点产业链,明确领建园区、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全面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
 
 系统编制重点产业链分布图、产业链全景图、N张清单在内的产业链导向目录,实行企业、项目、产品、技术等清单化管理,重点夯实链长统领链条、链办建在园区、链主领航建链、链办部门联动的链长制支撑服务体系,深度打造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车、生物医药、清洁能源4个样板链,有序推动要素资源、政策资源、项目资源聚链落园、聚焦发力。
 
 聚焦全省产业资源,支持万华化学、山东长城、中集来福士等12家企业担任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积极融入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
 
 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后劲持续提振
 
 持续推进裕龙炼化一体化、万华化学尼龙12等一批具有全局性、拉动性、前瞻性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东方航天港商业固体火箭海阳产业基地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力箭一号”箭地合练试验成功,我国首艘专业化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开工建造;上汽通用东岳基地生产的昂科威PLUS新车型投产上市,一汽吉林烟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顺利下线首台新能源样车;柏怡国际高端电源项目落地。
 
 滚动实施“千企技改”工程,以智能化改造为重点,组织开展13场云上智能化技改对接活动实现全覆盖。17个省重点技改项目、100个投资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实现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均100%。42个项目获得首批智能化技术改造专项奖补资金1359.9万元,数量居全省首位。
 
 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加速推进两化融合
 
 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今年新建5G基站4033个,累计开通5G基站8200个,数量居全省第3,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发挥工业互联网赋能作用,成功举办首届胶东经济圈工业互联网峰会,胶东经济圈数字经济生态产业园暨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基地在开发区揭牌,首次发布《烟台工业互联网白皮书》,促成市政府与工信部三大院签署合作协议,同期开展了装备制造、化工行业、食药行业等精准对接闭门会,搭建供需高端交流合作平台。
 
 数智示范深入推广。认定首批100家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新增3个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个、人工智能行业优秀企业2家;数字经济园区1家、工业大数据平台5个,2家企业、1个园区评为全省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1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同时,围绕推动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连续举办3期智慧提升专题研修班。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积极培育创新平台。认定2批111家市级工业企业“一企一技术”中心,新增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1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质量标杆8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质量标杆2家。
 
 发挥工业设计作用。举办2021年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和第三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山东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成为首批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是全国唯一一个智能制造领域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世界设计公园启动建设,首批87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获得认定,新增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达到28家,有力推动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烟台成功获评全国服务型制造(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
 
 用足用好扶持政策,先后评定省级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及产品18项、省级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8个、新材料创新应用示范项目4个,中集来福士获得2021年度国家首台(套)保险补偿资金2400万元。
 
 持续推动产才融合。成立烟台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人才联盟,组织推荐54名人才申报工信部人才项目,推荐数量全省第1,新增2家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
 
 梯次培育优质企业,提高民企发展质量
 
 出台35条惠企政策。牵头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激发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35条措施精准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小升规,动态完善培育库,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加强督导调度等,预计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到2400家。
 
 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新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7家;新增省级独角兽2家、瞪羚企业4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2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20家;22家企业(平台)获中央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争取资金数、入围企业数均居全省第1,开发区获得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先进县(市、区)综合评价第二名。
 
 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累计培育国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13个,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6个、17个,有力支撑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助企纾困精准落实,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精准服务企业发展,组织200多家企业召开企业家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推荐10名青年企业家参加省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6名青年企业家进入省企业经营管理“雏鹰”人才库。畅通政企服务渠道,深度参与全市百户本土企业走访动,协调解决企业困难诉求。
 
 优化企业融资服务,67家企业入围山东省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白名单”;全市累计发放应急转贷资金115亿元、全省第3,全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降至1.2%左右。
 
 政策争取卓有成效。开展15场政策宣讲及对接会,全力对上争取落实市级以上各类惠企资金近10亿元。
 
 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东亚食品博览会,现场成交额2.76亿元;组织40余户企业参展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内重要展会活动。
 
 “两翼齐飞”聚合力,“全面起势”向未来。
 
 2022年,烟台正围绕加快构建“1+233”工作体系和“12335”大城区格局,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精气神,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导向,积极筹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快马加鞭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运行。
 
 其中,奋力培大育强产业集群,牢固树立产业兴市理念,加快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烟台市委经济工作暨全市百日攻坚动员会议上,敲定今年产业发展大盘,为全市产业实现裂变膨胀、促进经济发展稳进提质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今年,烟台将在全市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膨胀壮大“243”产业集群,力争年内九大产业产值实现新突破。
 
 绿色石化产业全力抓好裕龙石化、万华化学两大龙头,加快推进万华乙烯二期及延链补链项目。
 
 瞄准有色及贵金属产业,打造支撑今年经济强力复苏的重要增长点。
 
 汽车产业全力推动上汽通用东岳基地高端车型下线和全电新能源车型开工;加快福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争取东风商用车、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核心部件等项目落户。
 
 传统产业优势持续,新兴产业同样动能十足。
 
 今年,烟台市将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新突破,做大荣昌生物、绿叶制药、石药百克等龙头企业,烟台蓝色药谷生命岛项目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
 
 工业设计产业高起点规划建设马山寨世界设计公园、烟台国际设计小镇,做大做强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办好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确保实现年内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个以上的目标。
 
 推动企业“用数赋智”,打好数字化转型主动战。主要是发挥产业基础优势,通过数字技术等增值赋能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多层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以烟台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区为载体,力争纳入工信部首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试点示范;滚动实施“千企技改”工程,每年打造100家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创建一批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夯实底座、汇聚资源、形成生态。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烟台制造,“势”在腾飞,“智”向未来。

主办单位:烟台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烟台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电话:0535-6699701 6699702 传真:0535-6699701 稿件邮箱:ytqiye@163.com 邮政编码:264003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号玉岱大厦2号楼三楼

备案号:鲁ICP备2021040865号

本站信息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翻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