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均衡发展

浏览次数: 作者:水母网 发布时间:2022-12-01 10:43:32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烟台市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基本形成,产业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31%。预计未来十五年,城镇常住人口将持续增加,城镇化动力依然强劲,烟台市仍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1月29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解读最近印发实施的《烟台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
 
    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四级调研员于保华介绍说:“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推动烟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规划》由烟台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编制过程中,在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市建筑设计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区市(功能区)实地调研,广泛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意见建议,注重把握统筹推进与关键突破相结合、上级要求与烟台实际相结合、宏观指引与操作落地相结合三个原则,与“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进行衔接,充分吸收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省第十二次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精神,邀请省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单位专家进行论证评审。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市政府印发实施。
 
    《规划》共8章、34节、3.1万字,总体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1章,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为第2至第7章,分别从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强化城市数字赋能,全面提升智慧城镇化水平;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绿色城镇化水平;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均衡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双向城镇化水平等6个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举措。第三板块为第8章,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新型城镇化发展更加均衡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市发展改革委四级调研员于保华答记者问时表示,均衡发展是高质量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市城镇化发展不够协调,我市城乡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差距较大。这就要求探索构建从失衡到均衡的发展路径,推进区域均衡、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统筹区域联动发展一体布局。统筹考虑全市各区域基础条件、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构建“一核引领、三带贯通、六圈聚力、多点支撑”的城镇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协同、优势互补、产业联动的整体发展格局。
 
    推动城镇体系结构均衡协调。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科学优化县域发展定位,增强城镇发展活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疏通老城区微循环,建设文化、体育、休闲活动场地,完善老城功能。培育镇区人口过10万、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新生小城市,合理引导村(居)人口向县城、小城镇周边集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科学统筹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造包括物流配送、便民超市、家政服务等在内的15分钟社区服务圈。
 
    聚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到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下降到1.9左右。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协同高效,遵循城镇化规律,科学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承载力和辐射力。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进审批权限和公共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
  
    新型城镇化将更加智慧化
 
    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群
 
    智慧化是大数据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于保华介绍说,我市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新的强大动力。下一步,将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人民群众全面感知、发展活力充分迸发的智慧生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新型智慧城市群,到2025年,智慧城镇体系更加完善,交通、能源、市政等领域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国领先,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领域数字惠民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各区市建成四星级以上新型智慧城市。
 
    加大城镇通信网络、基础算力、智能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到2025年,投运5G基站数量25000个。推进城镇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城镇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设施设备动态感知和智慧化管理能力。推动教育、医疗、交通、文旅、就业、扶贫、养老、公共安全等应用场景数字化转型,推动居民证件卡和各类IC卡向手机端“爱山东·烟台市一手通”App集聚,丰富智慧生活体验,实现“一机在手、一触即达、通行全市”,打造“指尖民生”烟台品牌。
 
    启动建设烟台“城市大脑”工程,组建集运行监测、应急联动、智能决策、指挥调度为一体的智慧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搭建市县街居四级互联互通的智慧社区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邻里、教育、健康、创业等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
 
    将建设10处山体公园、30余处
 
    口袋公园、100公里山海步道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张帅答记者问时表示,新时期的城乡建设一头牵系城市建设发展的大计,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一头牵系千家万户百姓福祉,关系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我市将大力实施“双碳战略”,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积极推进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制定《烟台市促进绿色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给予租金减免、筹建补助、资金奖补、人才住房保障等优惠条件。抢抓获批国家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机遇,积极推进绿色、节能、环保型建筑,逐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占比,到2025年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0%,居全省首位。
 
    抢抓国家级城市更新、“新城建”、海绵城市试点机遇,坚持统筹协调、系统集成、互融共促。加快出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推动《烟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建成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规划实施重点片区、短板补足、流域生态修复等6大类,90个市级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10处山体公园、30余处口袋公园、100公里山海步道,形成样板先行、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的工作格局,打造具有连片效应的高标准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
 
    持续深化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成果,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搭建全市建筑垃圾智慧管理云平台,智能监测管控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理、资源化、再生产品应用全过程;建成6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基地,年处理产能达1000吨。不断扩大农村清洁取暖覆盖面。

主办单位:烟台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烟台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电话:0535-6699701 6699702 传真:0535-6699701 稿件邮箱:ytqiye@163.com 邮政编码:264003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号玉岱大厦2号楼三楼

备案号:鲁ICP备2021040865号

本站信息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翻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