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巡礼 >

中集来福士:向海争风,“绿色”动力劲正足

浏览次数: 作者:水母网 发布时间:2022-06-13 13:41:39
 
    初夏的风,吹过芝罘湾畔。
 
    俯瞰芝罘岛,一座座海上“巨无霸”高耸环护,这就是“蓝鲸系列”的母港——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
 
    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视察。总书记撑着雨伞,趟着积水,先后查看了“蓝鲸1号”、海洋牧场平台等装备,详细了解高端海工装备自主设计建造情况,并同现场的海工人一一握手。
 
    “总书记嘱托大家,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信心。”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建中昨日受访时说。这份深情厚望,也激励着中集来福士挺进深蓝大海,坚定走好创新之路——4年来,中集来福士不断刷新自主创新进度条,不只是总书记看过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牧场平台,从海上油气田到海上粮仓再到海上风电,中集来福士不仅保持了在海工装备领域的优势,更不断突破核心技术,从传统钻井业务走向新能源领域,交出了一份“海洋资源综合开发”的答卷。
 
    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足迹,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厂区码头漫步,好一片繁忙景象:从南海载誉归来的“蓝鲸”姊妹平台巍峨伫立,高耸的龙门吊机隆隆作响,各种工程车来回穿梭……处处热火朝天、生机勃勃。
 
    4月29日,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号令,身着蓝色工装的技术工人启动了水下切割机。瞬间,钢花飞舞,流光溢彩,中集来福士烟台建造基地的钢料加工工区,迎来了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3060”系列2200T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在这里切割下了第一块钢板,标志着这个项目正式开工建造。“船长133米、宽53米、型深11米,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在钢料加工工区,中集来福士战略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陈长勇向记者一一介绍该项目的基本参数,“与国内同类型船型相比,它更能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装载能力、吊重能力、作业水深最大的海上风电安装船。”
 
    风从“海上”来,是中集来福士大海洋产业新图景中一抹灵动的亮色。2020年,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中集人为此感到很振奋,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中集来福士自主创新的全新突破,“3060”系列海上风电安装船是为匹配国家绿色能源战略而生,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该船总可变载荷达到10000吨,可装载4套13MW或3套16MW海上风机;主吊机站立吊重能力2200吨,浮吊能力1100吨;主吊机吊高主钩主甲板以上160米,辅钩主甲板以上188米,可满足未来20MW风机的安装;3060风电安装船在入泥10米、气隙11米情况下最大作业水深达到70米,其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丰富的风能资源及对陆上风电占地多、噪声大等缺点的克服,使得海上风电这一绿色能源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但产业发展仍面临成本不降反升、安装船短缺等瓶颈。”中集来福士战略研发中心主任潘细录坦言。随着海上风电正从近岸“驶向”远海,持续扩大“作战”半径,深水远海风能资源更丰富且不占据岸线和航道资源,但造价也大幅增加。
 
    “走向更深海域后,现有近岸固定式风机无法满足经济性等各方面要求,要发展为大功率、漂浮式风机。”潘细录说,传统海洋平台要承受水动力载荷,而浮式风机有效发电得承受水动力与气动双重载荷,在多重力量交互下,保证风机稳定安全作业至少涉及两项核心技术:一是一体化耦合疲劳分析技术,再就是锚泊定位技术。在此基础上,因风电项目较油气项目能源密度差异大,技术方案必须考虑经济性。“这些新课题无法突破,就无法产业化,中集来福士正联合相关合作伙伴就此进行攻关。”潘细录介绍。
 
    开拓新业务,中集来福士始终以研发打头。经过不懈努力和无数次的尝试,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的浮式风机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水池试验,首台样机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在福建风电场安装就位。
 
    中集来福士瞄准绿色能源这一领域发力,目前新业务茁壮成长:自主设计面向深远海的三款浮式风电基础,已完成水池实验,并与壳牌、挪威国油、中国电建等针对商业化项目,开展产业化合作。承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高端风电装备设计建造进入国际一流水平。成立了“集风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公司,自主设计风电运维母船,建设风电运维母港,提供海上风电运维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提前布局,抢占海上风电运维这块有长期、持续、稳定收入的新市场,海上风电订单现已占订单总额的40%。
 
    为“碳达峰、碳中和”持续贡献中集力量。去年,中集来福士先后与国电投、中广核、华能、华电、三峡能源、挪威国油等国内外领先企业牵手,朋友圈不断扩大。联合华电重工、博强重工发起“绿色践行者”倡议,得到业内广泛响应。
 
    “能够在海上风电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海工自信’的体现,更是海工能力的延伸。”潘细录自豪地说。历经多年磨砺,中集来福士在深水油气平台设计建造这个被发达国家垄断的领域,建立起国人的“海工自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中集来福士并非只是简单嫁接传统海工装备技术经验,而是以持续的自主创新在更多新动能领域吹响从“跟跑”转向“并行”甚至“领跑”的号角。
 
    ——2019年6月,极地恶劣海域钻井平台“仙境烟台”号开赴挪威北海作业表现优异,擦亮了中国高端制造品牌。
 
    ——2020年3月,“蓝鲸2号”实施我国第二轮可燃冰试采,创造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两项新的世界纪录。
 
    ——2021年6月,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水智能网箱“经海001号”顺利安置在长岛南隍城海域,标志着烟台现代海洋渔业规模化、生态化、智能化养殖掀开了新篇章。
 
    ……
 
    如今,中集来福士更加注重自主研发、自主设计,成立专业团队,正在碳捕捉、海上浮式光伏、海上新能源制氢、海上数据中心等方面展开布局。通过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国产化率大幅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00%的突破。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经略海洋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王建中说。4年来,中集来福士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近千名研发工程师自力更生,提高核心竞争力,取得授权专利143件。今年5月24日,国丰集团和中集合资成立的海洋科技集团完成工商注册,它将作为烟台市深海产业发展引领平台,成为海洋油气、海洋蛋白、海洋清洁能源等海洋资源开发的重要角色。
 
    不负厚望,感恩奋进。随着新业务的稳步推进,一幅海域综合开发的壮丽图景徐徐展开:一望无际的海上风场,一座座巨型风机随风转动,其间分布着整齐的浮式光伏,深水网箱星罗棋布,海上制氢平台就地用清洁电力把海水电解成氢气,一艘艘电动或氢燃料电池的风电运维船、活鱼运输船、CO_2运输船来回穿梭,海上充电宝、加氢站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动力,中集海工为我国能源安全、蓝色粮仓贡献力量。
 
    牢记嘱托,逐梦前行。随着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体系的构建,海域开发、海洋产业、海洋科学连接融合,中集来福士将绘就波澜壮阔的海洋资源综合开发蓝图。

主办单位:烟台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烟台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电话:0535-6699701 6699702 传真:0535-6699701 稿件邮箱:ytqiye@163.com 邮政编码:264003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号玉岱大厦2号楼三楼

备案号:鲁ICP备2021040865号

本站信息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翻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