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信用 > 企业信用 >

惠民公交 信用护航 烟台公交诚信管理体系建设

浏览次数: 作者:企联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4-11-20 13:08:54

2024年企业诚信建设优秀实践案例
烟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公交集团系市属大型国有公益性企业,始建于1962年。经60多年风雨兼程,企业已逐步形成以公交主业为核心、以配套产业为支撑的七区运营一体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格局,目前,集团以全市行政区域为服务范围,相应设立8户公交主业公司,配套3类相关产业单位,经营范围涉及城市公交客运、出租客运、道路客运、校车运营、广告传媒、汽车维修、汽车检测年审、道路标线划注、机动车号牌制作等业务。2022年度从业人员4600余人,公交线路240余条,总里程5000多公里,运营车辆3300台,含公交车2680台,其中绿色公交2262台,占比96%,纯电动公交1542台,占比65.5%。近年来,烟台公交集团烟台市公交集团积极响应全省企业信用管理试点工作,探索在日常管理中融入“信用”元素,将信用理念渗透到集团管理,以践行“诚信公交”倡导行动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抓手,把诚信建设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环节,为烟台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把信用融入企业管理体系,打造现代诚信企业
 
  (一)打造信用企业文化体系
  为适应烟台公交集团发展趋势,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企业制度相匹配,按照集团公司重点工作要求,重塑企业文化体系,提炼全新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理念,融入信用管理理论,系统阐述了烟台公交集团的发展目标、实现方法和价值标准,为凝聚广大员工的思想和力量提供了目标、方向和依据。打造了涵盖企业文化手册、企业宣传片、公交网站、微信公众号、烟台公交报等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

  ()成立信用管理领导小组
  为加强集团企业信用文化管理,塑造推动集团公司发展的信用文化,规范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氛围,促进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成立以董事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集团企业信用文化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并将工作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作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审核、指导其他各成员企业、部门的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管理工作。
  企业信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审定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方案,审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企管审计部的职责是策划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方案以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各个阶段的相关工作。各基层成员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及专责人的职责是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具体落实和信息反馈工作。

  ()创建信用管理长效机制
  1.创建信用管理长效机制工作方案
  烟台公交集团围绕战略目标,将信用管理融入全员业绩考核体系,结合《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成员企业月度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考核办法,强化过程管控、考核分析、激励改善的闭环管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使绩效考核指标得以层层分解落实,最终到位达成。

  2.细化量化信用评价指标
  一是绩效考核系制定新的绩效测评流程和绩效考核目标,使绩效评定工作公开、公正、公平。二是考核指标参考成本规制服务考核指标制定,设置明确、具体且现实可行,切合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综合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在主业成员企业实行千分制考核,设置六大类考核指标及具体考核分指标,各自设定权重及分值。考核对象绩效考核得分为各单项指标评分总和,月度满分分值为1000分。确定各自考核指标设置及权重,在其他产业公司实行百分制考核,设置四大类考核指标及具体考核分指标,各自设定权重及分值。月度满分分值为100分。

  3.信用评价指标运用。
  将信用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员工每月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应用于工作绩效改进、工作激励,并与年终评先树优、提拔任用相挂钩,确保信用建设工作有计划地持续深入开展。

  二、把信用管理融入生产管理,打造 “幸福公交”

  (一)科学规划,增车辟线,注重把信用管理与市民出行需求相融入
  落实市委市政府惠民政策,对市区公交线路全部实行“一元一票”制,烟台成为继珠海之后第二个实行“一元公交”的城市。按照“常规公交基础保障、快速公交跨区通勤、定制公交多元辅助、城乡公交普惠共享、旅游公交彰显特色”的线路优化调整原则,结合城市道路发展和市民乘车出行需求,优化改造不合理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扩大公交盲区覆盖,延长线路运营时间,逐步建立起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客流需求相适应、乘客满意、运营高效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累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42条,填补公交空白路段170余公里。加大公交路权优先保障,公交专用(优先)道总长度达到200余公里。开通快1路、快21路、快61路、快39路、快231路五条公交快线和23条微循环公交线路,形成“免费微循环接驳+快速主干线通行”的公交出行新模式,大大缩短了高峰期市民跨区通勤出行时间,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城乡公交、定制公交、通勤公交、助学公交、旅游专线集体发力,乘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以人为本,标本兼治,注重把信用管理与提升服务相融合
  累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088辆,其中率先引进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71.6%,空调公交车占比34%,乘车环境和安全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积极推进新能源公交车配套保障工作,累计建设充电站44处、充电桩432台,建成宫家岛、东里、高新区等三处光伏充电站,省内首次将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于公交运营。争取各级政府、村委和企业建成10座公交首末站,总用地面积3.89万平方米,公交车辆进场率大幅提升。建设智能电子站牌404座、港湾站468个,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随着大容量、纯电动公交车辆的推广使用,公交发展基本实现绿色低碳化目标。

  ()互联网+公交,注重把信用管理与智能公交建设相融入。
  以数字赋能“智慧公交”建设,拓展和提升公交服务能力,实现了全部线路扫码乘车,建成全覆盖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公交视频监控系统、电子站牌、烟台公交APP、“一站一码查公交”手机数字站牌等市民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和公交运营调度指挥平台,市民通过手机即可看到车辆具体到站时间,实现了“掐点乘车”、“ 在家候车”。市民出行更加快捷方便。目前,用户近70万人,日均查询次数超过30万次;在公交车安装驾驶员行为分析及车道偏离防碰撞预警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车道检测等技术,实现对运营驾驶员疲劳驾驶、偏离车道等实时化动态化监控,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市民乘车更加安全。

  三、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工作成效
  一是信用管理带动公交服务水平提升,打造出集团“品质公交、品行烟台”服务品牌和17路“爱在17·爱在一起”、9路“真情9久”等16个特色线路品牌,创建了1路“全国工人先锋号”、2路“全国敬老文明号”,7条线路被评为“省级工人先锋号”“省级青年文明号”,55多名驾驶员获评“劳动模范”“交通工匠”“山东好人”“道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各类投诉同比下降39%,各类表扬同比上升101%,有责事故同比下降40%,乘客满意度达到96%, 12345政务热线办理曾在全市月度考核中连续14个月排名第一。
  二是公交礼让斑马线基本实现100%。公交车不但是连接城市的“动脉”,更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为助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公交运营服务水平,烟台公交集团持续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拍摄制作成“123礼让斑马线”操作法,通过制度化的刚性约束要求公交驾驶员礼让行人,大车带小车,引领社会车辆共同礼让,广受市民广泛好评,目前,公交车礼让斑马线基本实现100%。
  三是公交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将十米车厢作为培育和践行信用管理的鲜活载体,制定《烟台公交集团职工岗位创优表扬奖励工作标准》,对做好事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人性化的管理让员工做好事有了底气,也为烟台公交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展示了国企担当和整个城市的文明水平。2023年以来,累计收到市民乘客送来的锦旗400多面,来信表扬600余封,网上留言、来电致谢上万件次。其中,捡到并归还乘客“救命钱”、学费等拾金不昧事迹3000多件次,搀扶老人上下车、救助迷路儿童等助人为乐事迹6000多件次,帮助自燃私家车灭火、扑灭路边野火等见义勇为事迹1000多件次,被国家、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的“乐善公交人”榜样典型443人,“乐善公交人”群体已经深深内化为烟台公交人的职业道德和精神力量。
  四是积极践行社会公益责任,国企使命担当有效彰显。充分发挥公交服务保障社会民生的公益性作用,积极落实政府惠民政策,“一元一票制”累计为市民节约出行成本超4亿元,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坚决落实60周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残疾人等10类群体免费乘车政府惠民政策,免费及优惠公交出行客运量占客运总量的50%以上。连续二十多年坚持为高考学生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积极参与“双联双促精准扶贫”活动,先后与莱阳、开发区3个镇7个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累计帮扶资金100多万元,助力乡村振兴。连续20年参加全市爱心捐助活动,累计捐助款项210余万元。

主办单位:烟台市企业联合会  烟台市工业经济促进会  

电话:0535-6699701 6699702 传真:0535-6699701 稿件邮箱:ytqilian@163.com 邮政编码:264003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号玉岱大厦2号楼三楼

备案号:鲁ICP备2021040865号

本站信息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翻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