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

持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烟台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浏览次数: 作者:水母网 发布时间:2020-06-05 09:43:08
 
    放鱼,成了本周烟台人的一件乐事。明天,中国烟台第二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暨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将在莱山区黄海游乐城举办,这是我市连续第二年举办海洋放鱼节。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海洋生态保护摆在首要位置,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管控、生态保护修复、突出问题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在“产业强海、实现海洋经济强”的同时,推进“生态护海、实现海洋环境美”,全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
 
    去年,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今年,这一活动继续举办。不仅如此,农业农村部还将全国“放鱼日”主会场设在烟台,将公益活动主题定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对提升烟台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烟台濒临黄海、渤海,拥有103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230个近海岛屿和7个天然海湾。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2019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480亿元,增长10.7%。烟台海美物丰,但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是当前烟台乃至全国、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因此,2005年以来,我市连续开展大规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为养护渔业资源,对渔业资源修复做“加法”,实施“放鱼养水”工程,每年增殖放流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有效养护了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取得良好效益——
 
    生态效益凸显。近海严重衰退的重要经济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补充,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等大宗放流物种形成较为稳定的秋季渔汛。增殖放流对近海生态系统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放流、捕捞增殖资源,从海水中移除大量碳、氮、磷元素,有效缓解了海水富营养化。
 
    经济效益显著。多年来,回捕中国对虾、梭子蟹、海蜇等重要增殖放流资源已成为我市4400多艘中小马力渔船约10万渔民秋汛期的主要生产门路。据统计,通过增殖放流,每年直接为渔民增收3亿多元。增殖放流综合投入产出比达到1:10,也就是说政府每投入1万元,带来了直接经济收入可达10万元。
 
    社会效益良好。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满足了社会对绿色、安全、放心海产品的需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品质。间接带动了水产养殖、水产苗种、水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市民参与养护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增殖放流正逐步发展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大型公益活动。
 
\
 
    鲸鱼群浩浩荡荡、白江豚结伴嬉戏、东方白鹳展翅翱翔……所有人都欣喜万分,长岛又变回了那个熟悉的“动物乐园”。
 
    “小精灵们为什么在长岛安家?就是因为这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食物越来越多,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长岛海洋专家赵传海说。
 
    如他所言,近年来,烟台市将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列入全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工作专班,持续发力长岛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长岛建设成为生态环保宜居的海岛。
 
    在全省、全市的注目下,一场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态保育修复工程在长岛全面展开:大力实施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拆除海岸线育保苗场和破旧建筑,加速近岸养殖和生产生活设施“腾迁退出”,实施海域生态修复和生物种群恢复工程,开发生态海洋牧场,加快营造海底森林……
 
    如今,长岛变了模样。各有居民岛屿破损山体应治尽治,完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全域覆盖,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推开,自然岸线占比达到80%,腾退近岸养殖设施1.26万亩。机动车辆“双禁”、烟花爆竹禁放等制度全面执行,国家公园创建前期工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近海海域水质、大气质量持续稳定在国家一类和国家二级标准,海岛海洋环境明显改善,动物植物种群加快恢复。
 
    经过不间断修复治理,长岛海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多年不见的大叶藻、海萝等藻类重现长岛,白江豚、鲸鱼频频现身,对生态质量要求极高的东方白鹳、斑海豹等种群数量明显增多,鼠尾藻等原生藻类、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同程度出现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2019年11月16日,长岛入选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也意味着,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走到全国全省前列。
 
\
 
    2019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履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责任,海陆统筹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陆、岸、海一体治理合力不断加强。
 
    三级湾长守护蓝色港湾:在七个重点海湾实施“湾长制”,全市共设置市、县、乡(镇)三级湾长157名,实现市、县、乡(镇)三级湾长全覆盖;招远、长岛、莱山、海阳还设置了村级湾长共113名。开展了湾长巡查,配合省湾长办开展了丁字湾省级湾长巡查,6个市级湾长带头对莱州湾、庙岛湾、套子湾、芝罘湾、四十里湾、丁字湾开展巡查。组织开展市级海湾“一湾一策”污染防治方案编制,完成了莱州湾(烟台)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交汇地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海岸线总长1038公里的烟台而言,海岸带保护责任重大。我市着力抓好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管理,3月1日正式实施的《烟台市海岸带保护条例》,就突出保护优先,严格划定保护红线,科学合理节约利用海岸资源,大力整治修复受损岸线,保护近海沿岸生态环境,努力实现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开发区、莱山区、海阳市、莱州市积极开展海岸带保护利用试点,为推进全市海岸带区域陆海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经验。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项目39个、修复岸线45公里,滨海西路幸福岸线整治修复项目全部完成。
 
    俗话说“百川入海”,治理海洋也需陆海统筹、综合整治。全市各级各部门协同推进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四大行动。全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岸海域和渤海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99.19%和98.62%,分别较2018年提高15和26个百分点。2020年一季度,渤海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
 
    风帆劲鼓,逐浪前行。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在国家部委、省部门的支持下,烟台将持续发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水清、滩净、岸绿、湾美、岛靓的格局。蓝色海洋,必将成为烟台最靓丽的风景。

主办单位:烟台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烟台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电话:0535-6699701 6699702 传真:0535-6699701 稿件邮箱:ytqiye@163.com 邮政编码:264003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号玉岱大厦2号楼三楼

备案号:鲁ICP备2021040865号

本站信息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翻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