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巡礼 >

万华化学集团:创新引领,一路奔跑(二)

浏览次数: 作者:企联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0-02-12 10:40:19

    崛起:看万华速度

    2008年新年伊始,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烟台万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向当时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董事长丁建生等获奖者颁发了此奖项。

    这是当时国内依靠自主创新、自力更生制造的产能最大的MDI生产装置。不仅在万华宁波工业园成功实现产业化,装置运转稳定,而且大大降低了装置能耗,比跨国公司的能耗降低了近10%,同等规模的MDI投资也比跨国公司低30—40%,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

    业内相关人士对这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给予了积极评价:在国际寡头垄断的行业内取得突破本身就是一大壮举,而MDI生产技术原先一直为国外独有,一切从零开始能够获得如此成就,能够在国际聚氨酯工业中有着够分量的话语权,能够与国际百年巨头展开正面竞争并取得成功,这不仅仅是万华自主创新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中国聚氨酯工业与国际巨头博弈过程中的又一次胜利,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成功典范。

    在外界人士看来华丽转身的背后,是面对绝境时敢于四两拨千斤的勇气、是义无反顾的奋起搏击、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与信念。让我们再一次回眸那次崛起的历程,感受那次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2001年,外国巨头在上海的两套MDI装置项目获批,一套年产16万吨,一套年产35万吨,将刚刚走出困境的万华再次推向了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没有思考时间,万华,一个年获利能力不足5000万元、净资产6.5亿元的公司,做出了建设16万吨装置,投资25亿元的决策!

    我们不得不佩服万华领导们的魄力,他们,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浓重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使命感,与清教徒般的奉献精神集于一身。每当时代赋予他们一丁点儿的机会,他们都会选择挑战,哪怕胜算并不是很大,但仍然义无反顾。

    要在同外国巨头博弈中成为最终的赢家,奋起应变的万华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在修短的时间内争取获批16万吨MDI项目,并抢在跨国公司之前建成。2002年4月30日,国务院批准万华16万吨建设项目立项,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从2002年开始,新项目建设的问题摆在万华决策者面前。万华诞生于烟台,发展于烟台,是否把新产能继续建设在烟台?在当时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地方经济重要经济政策的大环境下,万华把25亿元的的项目建设到外地,感情上能否过得去?这时,山东省和烟台市的领导做出明确指示:企业适合在哪发展就在哪发展,走出去的烟台企业成功了,也是山东的成功,更是烟台的成功。在省市领导的全力支持下,项目选址工作小组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最终选定了靠近市场具有优良港口资源的宁波大榭岛。

    有谁会知道万华管理层肩上的担子有多沉重?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在这个荒岛上即将展开的万华年产16万吨工程建设,在时间上,同外国巨头在上海的项目几乎同时开工,这是一场同外国巨头博弈的命运之战,杭州湾两岸,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打响,谁抢占了先机,谁就能够抢先占据市场的主导权。

    南征宁波年轻的万华管理团队没有让远在烟台的总部失望,他们在项目建设之初就提出“按照国际标准,实施一流管理,建设一流工程,培养一流人才”的目标。工程还未开始,筹备处就组织了各方专家用一年时间编制了400多页的《工程协调程序》,做到了工厂未动,制度先行,搭建了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的特殊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使得工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力地凝聚了三方合力,成为工程快速顺利进展的秘密武器。

    2003年8月8日,伴随着打桩机地动山摇般的巨大轰响,决定中国聚氨酯工业命运排山倒海的大决战终于开始了。
参建人员如高超的演奏家,在惊涛拍岸的大榭岛上弹奏出最最到人心魄的华美乐章。为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总指挥部成立了由业主、总包、监理三方组建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建设期间责罚分明,没周定期现场稽核,召开质量例会,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团队。为向国际水平看齐,多次邀请美国著名工程公司专家现场咨询培训,通过精确找错法、OTP的推广学习,控制和消灭工程缺陷,确保了一流的工程质量。引进美国杜邦安全管理体系,以优秀业绩获得全国首批28家“国家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认证。

    项目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全体参建员工为工程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近三年的建设时间里,参建人员“5+2”、“白加黑”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许多人同时参加工程设计、施工、采购和生产准备等多项工作,筹建处小楼的灯光常常通宵达旦;气温达到40多摄氏度时,管线已经烫得放不上手,大家依然对管线逐一进行试压、冲洗、气密、氨渗,员工们的衣衫湿了干,干了又湿。海上台风多次肆虐,工业园的施工资料、DCS设备、在建装置却得以精心保护。为了这项牵动人心的世纪工程,万华人所有心血倾注在这片热土之上。

    2005年11月23日,在全体参战人员拼搏奉献、紧密配合下,万华宁波年产16万吨MDI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东港电化、万华热电、万华码头等也先后完成配套项目建设。这比国外巨头上海项目提前9个月投产完工,成功抢占了竞争制高点,标志着万华面对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勇于亮剑,南下建设大MDI装置的战略构想完美实现,万华终于在实践中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万华在MDI制造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举使中国成为继德、美、日之外的第四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高技术领域占领技术高地,竖起了里程碑。

    老一辈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冠荣曾在“中国MCDI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语重心长地讲:“在中国石化也中,像万华这样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封锁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例子可谓凤毛麟角。”这是科技前辈对万华自主创新的最高褒奖。一位跨国公司的高层这样评价万华的崛起:“MDI产业化40年,都是由几家世界顶级公司控制,万华依靠自己的努力挤进了这个‘家庭’,我们认可这个成员!”万华依靠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封锁,挤进国际顶级寡头的垄断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被誉为“中国化工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创造了聚氨酯工业在中国迅速崛起的惊世奇迹,让整个世界聚氨酯行业都感觉到了来自东方大陆的震动。

    2007年初,应用自行开发第四代反应技术,对装置进行改造,使产能达到24万吨;经过装置运行优化,2008年5月初,装置产能达到30万吨。2010年12月23日,万华宁波工程二期MDI项目及气化、硝苯等配套工程一次性开车成功,一个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配套最合理、成本最低、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MDI制造基地在万华人的手中诞生。万华人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继续开发新工艺或新技术,使技术始终领先国际竞争对手。2011年,万华第五代MDI技术开发成功,从而掌握了世界上单套规模最大为40万吨/年的MDI成套技术,该技术获得201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万华第五代新型光气化反应技术再或重大突破,并利用新技术完成宁波120万吨/年MDI技改和烟台单套60万吨/年的MDI装置建设,MDI总产能达230万吨/年,世界第一。
 
    蜕变:化学王国落成

    “万华化学护理产品与您相约在春天”、“您的房子需要这样一套外衣”、“低VOC,谁能说不”,伴随着这一则则轻松广告发布,万华越来越多产品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从MDI单一产品到拥有表面材料、功能化学品、新材料等六大事业部,从MDI到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三大产业平台落成于万华烟台工业园,屹立于渤海之滨,万华依靠技术创新,在相关多元化化工新材料领域一路快马驰骋。

    ADI在过去70年长期被2家国外跨国公司垄断,2005年万华正式成立ADI课题组,瞄准这一高端技术领域。8年持续攻关,万华最终打通ADI全产业链流程,再次获世界瞩目,成为世界上技术一流、产业链最完整的ADI系列产品供应商。有人说万华很幸运,一个个技术难题,怎么都能破解?可只有这些万华的科研人员懂得这背后的辛酸和不易。多少次与星空为伴的彻夜实验,常常面对的是再次失败的挫折;千百次配方的调试,在细微变化的数据中寻找每一个突破的可能。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是凯库勒做梦解出了苯环结构,其实万华的这些“拼命三郎”们耐得了寂寞却仍激情不减,究其原因,很多人归功于公司对技术创新的包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重奖成功”,所有人对此耳熟能详。公司有挑战高精尖技术的决心。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各部门节约费用,研发的费用却一分不减。在面对项目的瓶颈期,公司领导总会耐心地说,“慢慢来”。没有什么一蹴而就,所有的幸运都来自于背后的汗水和坚持。

    今天的万华,已经建立起从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工程化—产业化—产品应用研发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拥有专职研发人员千余人,并拥有“聚合物表面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定分析实验室”等1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如此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万华掌握了一大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完成10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几十个系列700多种新产品产业化,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6次。2012年,万华在“国家创新型百强企业”排名第三位,并入选国家九部委联合评定的“创新百强工程试点企业”(全国仅有9家)。万华已发展成为一家以技术创新见长的高科技企业和我国制造业最具创新实力的企业之一。

    依托技术创新,新产品不断问世,万华的化学梦想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建一座比肩世界一流的一体化化工园区,万华人又行动起来。作为万华“三次创业,二次腾飞”的重要项目,2011年3月,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这也是开始由万华聚氨酯向万华化学转变的标志。

    MDI装置园区?绝没那么简单!10.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了万华一座更广阔的舞台,从这里再次出发,万华注定要走得更远。

    为了寻找答案,公司领导研究了全世界所有著名的化工园区。最终,巴斯夫在德国路德维希工业园的“一体化”设计理念深深地打动了万华。在占地7平方公里的路德维希工业园内,孕育了8000多种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50亿美元。聚氨酯是万华的传统主业,如何围绕这一优势产业,配套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国外利用液化石油气裂解来做丙烯,这个信息一下启发了万华,丙烯是最有价值的石化中间产品,其下游领域非常宽广,丙烯可以用来生产环氧丙烷,而环氧丙烷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产品,它可以用来生产MDI配套的聚醚,为我们形成完整的聚氨酯产业链,同时,丙烯又可以用来做丙烯酸酯,而丙烯酸酯又是大宗建筑涂料的原料,向下游涂料、精细化学品领域延伸。这样,本着一体化的原则,万华以烟台工业园为平台,将形成聚氨酯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精细化学品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

    站在新起点,谋划新高度。2008年,万华为抢抓国家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机遇,响应烟台市“退城进园”规划,以老厂搬迁为契机,确定了“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多元化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做优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实力”的发展思路,努力将其打造成石化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为一体的,全球最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绿化生态化工园区。规划总投资70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300亿元,建设MDI一体化及其产业链配套项目和PO/AE一体化两大项目。

    在山东省、烟台市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孕育万华成长壮大的胶东大地,又一次敞开宽广的胸怀,赋予万华10.6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万华烟台工业园建设之初,烟台开发区为了园区落地配套支持一百多个亿的资金,还有引水、排水、道路等方面的支持。现任万华董事长廖增太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仍然满怀感恩:“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支持,我们的项目哪能这么顺利!”

    又是一片热土新天,又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建设,在一期5.3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建设的重担落在80后年轻人的肩上。经验不足,扑在现场拼命学习,上千条管线走了千百遍,夜里也会累得趴在路边睡着。面对时间的压力、工程的压力,他们同样不负重托,用汗水和热情继传承者万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宝贵精神,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干想敢干的魄力继续书写着万华的辉煌。

    历时三年披星戴月、争分夺秒的建设。2014年11月7日,万华烟台工业区老厂搬迁60万吨/年异氰酸酯一体化项目全线一次投产成功并生产出合格的MDI产品。此次投产成功,标志着万华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第五代MDI制造技术成功产业化(单位产能投资成本及单耗远远低于竞争对手,全球首创废盐水回收技术,零排放绿色环保,产品质量世界领先),使万华MDI总产能稳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MDI供应商。

    2015年8月18日,万华烟台工业园一期项目全面建成,烟台工业园PO/AE一体化项目全线一次投产成功并生产出合格产品,使得万华烟台工业园成为东亚最大的液化石油气交易中心,亚洲最大最全的聚氨酯和涂料原料基地以及全球以丙烯为原料发展下游产业规模最大的化工园区。一座依托着中国民族聚氨酯行业期望的高科技新兴化工之城,一座具有“循环经济、高技术、高附加值”鲜明特色的一体化化学王国,在黄海之滨雄浑而立!

    从不止步于眼前,是万华是卓越追求!一期刚刚投产,万华又开始了新的征战,投入万华工业园二期建设之中。万华烟台工业园二期工程主要建设百万吨级的乙烯项目和自主研发的20余项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项目,预计建设装置三十多套,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建成后产值达千亿元以上。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大大提高烟台工业园的获利能力,并成为我国化工新材料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园区,届时,万华烟台工业园将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管理卓越、具有高获利能力的综合性大型化工园区。

    为保障万华烟台工业园二期项目快速顺利推进,省市区各级各部门高度关注,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烟台开发区始终将园区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提供了一系列服务和保障:专门新建了新水厂,并配套建设道路和220KV、110KV输变电工程,在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平整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同时,协助企业积极帮助向上级争取政策,在企业“走出去”发展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让其少走弯路,助推万华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如今,万华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掌握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在多个领域拥有话语权,产品已从单一的MDI扩展至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三大领域。MDI生产技术发展到最新的第六代技术,单线反应能力提高到80万吨,单位能耗全球最低、生产技术国际领先,万华产品被业内誉为“标准溶液”,产品成本在中国有定价权、在全球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伴随着诸多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新材料、聚醚、万华北京、功能化学品、表面材料等独立业务单元在各自市场上不断开拓进取,实现行业地位和盈利能力的双提升,已经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先者。

    未来几年是万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公司将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抓住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的有利时机,加快提升万华聚氨酯产业集群的全球竞争优势,进入乙烯产业,拓展石化产业集群,下大力气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经销化学品产业集群,走“技术创新”和“效率领先”的道路。对公司产业格局、科研平台、管理效率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重点打造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三大核心板块。

    高远的梦想需要执行落地。“对标一流找差距,高点定位设目标,追求卓越抓落实”是万华2018年的工作指导思想,万华将通过整体上市,不断提升组织效率,减少组织结构层级,对标国际一流企业的扁平化组织模式,同国际一流管理模式接轨,把公司建设成为真正扁平化、全球化的一流公众公司,有利于公司海外发展与并购,最终在异氰酸酯甚至是更大的行业内实现产能领先、技术领先,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万华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奋斗下,实现“中国梦”之“万华梦”。

主办单位:烟台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烟台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电话:0535-6699701 6699702 传真:0535-6699701 稿件邮箱:ytqiye@163.com 邮政编码:264003 地址: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号玉岱大厦2号楼三楼

备案号:鲁ICP备2021040865号

本站信息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翻录必究